妊娠水肿一般在怀孕28周左右开始较为常见,但也有部分孕妇在孕中期甚至更早阶段就可能出现。妊娠水肿是指孕妇在妊娠期间出现的肢体面目肿胀,按之凹陷的症状,多由孕妇内分泌及身体生理变化导致,严重程度因人而异,对孕妇健康及胎儿发育有一定影响。
- 妊娠水肿的发生主要与孕期激素水平变化有关,雌激素、孕激素等水平上升,使得身体内分泌环境改变,导致水钠潴留而引发水肿。随着孕周增加,增大的子宫压迫下腔静脉,阻碍下肢静脉血液回流,使下肢静脉压升高,水分渗出到组织间隙,也会造成下肢水肿。另外,孕期血容量增加,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也会促使液体从血管内转移至组织间隙,形成水肿。症状表现上,轻者多表现为踝部及小腿轻度水肿,休息后可消退;重者水肿可蔓延至大腿、外阴,甚至全身,按压水肿部位会出现凹陷,且恢复缓慢。
- 在处理方法上,对于轻度妊娠水肿,可通过调整生活方式缓解。休息时尽量采取左侧卧位,可减轻子宫对下腔静脉的压迫,改善静脉回流,减轻水肿。日常适当抬高下肢,在休息时将脚垫高,促进血液回流。饮食方面应控制盐分摄入,避免高盐食物,多吃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瘦肉、鱼类、豆类等,有助于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若水肿较为严重,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药物治疗。如使用利尿剂氢氯噻嗪抑制肾小管对钠、氯的重吸收,促进尿液排出,减轻水肿。但使用利尿剂需谨慎,以防电解质紊乱。对于有低蛋白血症的孕妇,可补充白蛋白,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减少组织液渗出,如静脉输注人血白蛋白。
建议孕妇定期产检,监测血压、体重、尿常规等指标,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避免长时间站立或久坐,适当进行散步等轻度活动,促进血液循环。保持心情舒畅,避免焦虑,因为不良情绪可能加重身体不适。若水肿症状持续加重或伴有头痛、头晕、视力模糊等症状,应立即就医,以便医生进一步检查并制定合理治疗方案,保障母婴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