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气不固和肾气不足的区别主要体现在病因、症状及治疗方法等方面。如果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可进行中医脉诊、肾功能检查等以辅助诊断。
1、病因:肾气不足病因较为广泛,比如禀赋不足,父母体质虚弱导致胎儿在母体内肾气生成不足。随着年龄增长,肾脏功能自然衰退也会出现肾气不足。长期患慢性肾病、糖尿病等疾病,损耗正气,累及肾脏,同样会造成肾气不足。而肾气不固的病因,除了肾气不足这一基础因素外,还常因过度劳累、房劳过度等,进一步损伤肾气,致使肾脏固摄功能失常。
2、症状:肾气不足主要表现为腰膝酸软、神疲乏力、头晕耳鸣、记忆力减退等全身性虚弱症状。肾气不固除了有上述肾气不足的症状外,还突出表现为固摄功能障碍。比如可能出现尿频、尿急、遗尿,尤其是夜尿增多;此外,男性可能表现为滑精、早泄,女性则白带清稀量多、胎动易滑等。
3、治疗:肾气不足的治疗以补肾气为主。可遵医嘱选用金匮肾气丸,温补肾阳,化气行水,改善肾脏功能。还可使用五子衍宗丸,有补肾益精的功效,对肾气不足导致的生殖功能减退等有一定疗效。对于肾气不固,治疗在补肾气的基础上,着重加强固摄作用。可按医嘱服用金锁固精丸固肾涩精,改善遗精、滑精等症状。缩泉丸也常用于治疗肾气不固所致的尿频、遗尿,有温肾祛寒、缩尿止遗的作用。
日常要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过度劳累,尤其是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节制房事,避免房劳过度损耗肾气。坚持散步、太极拳等适度运动,增强体质,促进气血运行,有助于肾脏功能的恢复。保持心情舒畅,避免长期处于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中,因为情绪因素也会影响肾脏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