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甲易碎可能由频繁接触刺激性物质等非疾病因素引起,也可能因缺铁性贫血、甲癣等疾病因素导致。若指甲易碎问题持续且伴有其他异常,建议及时就医检查明确原因并治疗。
一、非疾病因素:
长期接触洗洁精、洗衣粉等化学清洁剂,会破坏指甲表面的角质层。指甲角质层受损后,水分平衡失调,可能变得干燥脆弱,易出现分层、断裂。此外,过度美甲,如频繁打磨指甲、使用劣质甲油胶,也会损伤指甲结构。表现为患者指甲表面粗糙、变薄,容易折断,严重时可能出现甲床疼痛。
二、疾病因素:
1、缺铁性贫血:铁元素参与人体氧气运输和细胞代谢,缺铁可能会导致指甲细胞能量供应不足,影响指甲的正常生长和角质化过程。指甲因缺乏营养变得脆弱易碎,同时指甲会变薄、变平,甚至凹陷呈匙状甲。患者还可能会出现面色苍白、头晕、乏力、心慌等症状。
2、甲癣:由皮肤癣菌等真菌感染指甲引起。真菌侵入指甲后,在甲板内大量繁殖,破坏甲板的角质层,分解角蛋白,可能导致指甲变脆、增厚、变色,出现分层、破损。指甲表面凹凸不平,呈灰白色或黄色,还可能伴有甲床瘙痒、疼痛。
建议患者日常注意手部卫生,避免指甲受到外力撞击。不要用指甲直接抠硬物,减少指甲损伤。定期修剪指甲,保持指甲适当长度和形状,发现指甲异常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