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臭通常是指臭汗症,突然出现该疾病主要与顶泌汗腺分泌功能改变、细菌滋生及分解增强有关。臭汗症是指分泌的汗液有特殊的臭味,或汗液经分解后产生臭味,多发生于腋窝、足部等部位,突然发病可能受多种因素影响,若症状严重影响生活,建议及时就医诊断。
- 顶泌汗腺主要分布在腋窝、乳晕等部位,当顶泌汗腺分泌功能突然异常,如青春期后激素水平变化、长期精神紧张、压力过大导致内分泌失调,会使汗液成分改变,为细菌滋生提供条件;此外,长期不注意个人卫生,未及时清洁身体、更换衣物,或穿着不透气的鞋袜、紧身衣物,造成局部温热潮湿,利于葡萄球菌、棒状杆菌等细菌大量繁殖,细菌分解汗液中的有机物,产生不饱和脂肪酸和氨,进而散发特殊臭味。疾病因素如甲状腺功能亢进导致机体代谢加快、汗液分泌增多,也会加重异味;糖尿病引发的周围神经病变,影响汗腺正常功能,同样可能诱发臭汗症。
- 针对臭汗症的处理,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严重程度选择不同方法。症状较轻时可遵医嘱外用药物抑制汗腺分泌和细菌滋生,如使用氯化铝溶液、甲醛溶液,通过收敛作用减少汗液排出。物理治疗方面,可以通过激光治疗破坏顶泌汗腺和毛囊,减少汗液分泌和细菌附着;微波治疗则利用热效应使汗腺组织凝固、坏死,达到治疗目的。对于病情严重、保守治疗效果不佳者,可考虑手术治疗,腋臭切除术可以直接切除腋窝部的顶泌汗腺;微创腋臭清除术通过小切口刮除或抽吸顶泌汗腺组织,降低异味产生。
日常应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每天使用温和的清洁产品清洗身体,尤其是易出汗部位;勤换衣物,选择宽松、透气的棉质衣物,避免细菌滋生。足部臭汗症患者可使用抗菌除臭鞋垫,保持鞋袜清洁干燥。饮食上减少食用洋葱、大蒜等刺激性食物,因其成分经代谢后会随汗液排出加重异味。若采用治疗措施,需严格按照医嘱定期复诊,观察治疗效果和有无不良反应,出现局部红肿、疼痛等异常情况时,及时就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