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部肿瘤的良性和恶性可以通过多种方法进行区分,主要包括影像学特征、病理检查、临床表现等方面的差异。
1、影像学特征:影像学检查是区分肺部肿瘤良恶性的重要手段。良性肿瘤通常边界清晰、光滑,形态规则,多为圆形或椭圆形,内部密度均匀。而恶性肿瘤往往边界不清,形态不规则,常伴有分叶、毛刺、胸膜牵拉等特征,此外,恶性肿瘤在增强CT扫描中可能表现出明显的强化。
2、病理检查:病理检查是区分良恶性的金标准。通过支气管镜活检、经皮肺穿刺活检、纵隔镜活检或手术切除活检等方式获取肿瘤组织,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结构等特征。良性肿瘤细胞形态规则,排列有序,与正常细胞相似,无明显异型性。恶性肿瘤细胞则具有明显异型性,核大、深染,核仁明显,细胞排列紊乱,可见病理性核分裂象。
3、临床表现:良性肿瘤一般生长缓慢,体积较小时多无明显症状,常在体检或因其他疾病检查时偶然发现,当肿瘤增大压迫周围组织时,可出现咳嗽、气短等症状,但通常不会引起全身症状。恶性肿瘤除引起咳嗽、咯血、胸痛、呼吸困难等局部症状外,还常伴有全身症状,如消瘦、乏力、低热、食欲减退等,晚期可出现恶病质。
如果发现肺部有肿瘤,应及时就医,配合医生进行全面检查,以明确肿瘤性质。对于有吸烟史、家族肺癌病史等高危因素的人群,应定期进行胸部低剂量螺旋CT筛查,以便早期发现肺部病变。同时日常生活中应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戒烟、避免接触有害气体和粉尘、均衡饮食、适量运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