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凹陷性水肿和非凹陷性水肿哪个严重些

赵英帅 普内科 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咨询

通常不能简单判定凹陷性水肿和非凹陷性水肿哪个更严重。二者严重程度需结合具体病因、病情进展及患者整体健康状况综合评估。凹陷性水肿是指按压水肿部位后,局部皮肤出现凹陷且恢复缓慢的症状;非凹陷性水肿则是按压后皮肤无明显凹陷,均可由多种疾病引发,需遵医嘱进行个性化治疗。

  • 凹陷性水肿多由心、肝、肾等脏器功能异常或营养不良引起。心功能不全导致体循环淤血时,静脉压力升高,液体渗出至组织间隙形成水肿,常见于下肢,伴有呼吸困难、乏力等症状;肝脏疾病如肝硬化,会因白蛋白合成减少、门静脉高压引发腹水及肢体水肿;肾脏疾病导致大量蛋白尿,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也会出现全身性凹陷性水肿。治疗时需针对病因,如心功能不全患者可使用呋塞米、氢氯噻嗪等利尿剂减轻水肿,同时应用地高辛等药物改善心功能;肝硬化患者除补充白蛋白外,还可通过腹腔穿刺引流腹水;肾病患者可能需使用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或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治疗原发病。
  • 非凹陷性水肿常见于甲状腺功能减退、淋巴回流障碍等情况。甲状腺功能减退时,体内黏蛋白增多,结合大量水分形成黏液性水肿,多表现为颜面及下肢非凹陷性肿胀,患者常伴有畏寒、乏力、皮肤干燥等症状;淋巴回流受阻可因肿瘤压迫、手术损伤淋巴管等引起,导致局部组织液无法正常回流,形成非凹陷性水肿,严重时可出现肢体增粗。针对甲状腺功能减退,需长期服用左甲状腺素钠进行替代治疗;淋巴回流障碍性水肿,可通过手术解除压迫,如肿瘤切除术,或采用物理治疗如弹力绷带加压、按摩促进淋巴回流。

发现水肿后应及时就医完善心电图、心脏超声、肝功能、肾功能、甲状腺功能及下肢血管超声等检查明确病因。日常需限制钠盐摄入,避免加重水钠潴留;适当抬高水肿肢体,促进血液和淋巴回流。积极治疗原发病,定期复查相关指标,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2025-05-16浏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