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上皮内病变的严重程度因级别而异,低级别宫颈上皮内病变(LSIL)通常不严重,有较高的自然消退率;而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病变(HSIL)则相对严重,若不及时干预,进展为宫颈癌的风险较高。
- 低级别宫颈上皮内病变累及上皮层下1/3,病变细胞的异型性相对较小,主要由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引起,尤其是低危型HPV。人体免疫系统在此时可发挥重要作用,约60%-80%的低级别病变可在1-2年内自然消退。在这个阶段,患者大多无明显症状,仅通过宫颈细胞学检查(TCT)或HPV检测偶然发现。这期间患者可不用进行特殊治疗,定期随访观察即可,一般每6-12个月复查TCT和HPV,多数情况下不会对健康造成严重威胁,也极少进展为宫颈癌。
- 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病变累及上皮层的下2/3甚至全层,细胞异型性明显,细胞核增大、深染,核分裂象增多。这种病变与高危型HPV持续感染密切相关,其自然消退的可能性较低,约30%-50%的高级别病变会在数年甚至数月内进展为宫颈癌。由于早期可能无典型症状,容易被忽视,一旦确诊高级别病变,需引起高度重视,及时干预治疗,否则随着时间推移,病情恶化风险会显著增加,严重威胁女性生命健康。
对于低级别宫颈上皮内病变患者,建议密切随访观察,同时注意规律作息、均衡饮食、适度运动。对于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病变患者则需积极治疗,通常采用宫颈锥切术,包括冷刀锥切和宫颈环形电刀切除术(LEEP),切除病变组织。术后需定期复查,监测是否有病变残留或复发,确保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