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分是不是毛囊炎可从症状表现、发病部位、病程发展、实验室检查等方面判断。毛囊炎是局限于毛囊口的化脓性炎症,多由细菌、真菌等病原体感染引起。若发现皮肤出现异常丘疹、脓疱等,建议及时前往正规医院皮肤科就诊,由专业医生明确诊断并给予规范治疗。
1、症状表现:毛囊炎初期为与毛囊口一致的红色充实性丘疹或由毛囊性脓疱疮开始,随后迅速发展成丘疹性脓疱,中间贯穿毛发,四周红晕有炎症,继而干燥结痂,约1周痂脱而愈,一般不留瘢痕。自觉有轻度疼痛,部分患者伴有瘙痒感。如果出现类似症状,需警惕毛囊炎可能。
2、发病部位:毛囊炎好发于头面部、颈部、臀部及外阴等部位,这些部位毛发较多、皮脂腺分泌旺盛,易滋生细菌或真菌。比如头皮毛囊炎,可在头皮看到红色丘疹、脓疱,伴有脱发;臀部因久坐摩擦、出汗多也是毛囊炎的高发区域,表现为臀部散在的红色小疙瘩。
3、病程发展:普通毛囊炎若病情较轻,不经治疗也可能在数天至一周内自行消退。但如果不注意护理,搔抓患处或自身抵抗力下降,病情可能加重,发展为深在的感染,形成疖、痈等。疖表现为单个毛囊及周围组织的急性化脓性炎症,红肿热痛更明显;痈则是多个相邻毛囊及周围组织的急性化脓性炎症,症状更严重,需与单纯毛囊炎区分。
4、实验室检查:当难以通过症状判断时,可借助实验室检查。医生会采集患处的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或真菌镜检。若细菌培养出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常见致病菌,或真菌镜检发现菌丝、孢子,可辅助诊断为相应病原体感染引起的毛囊炎,为后续治疗提供依据。
日常生活中应保持皮肤清洁,根据肤质选择合适的清洁产品;避免搔抓、摩擦患处,防止感染扩散;加强锻炼;穿着宽松、透气的衣物,减少皮肤摩擦。若诊断为毛囊炎,需按照医生要求治疗并定期复查,观察病情恢复情况,若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复诊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