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型肺癌是指发生在段及段以上支气管的肺癌,其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主要包括支气管异常、肺门肿块、阻塞性改变、淋巴结转移等。
1、支气管异常:CT可见病变部位支气管壁增厚,管腔呈不规则狭窄或完全阻塞。增厚的支气管壁边缘多毛糙、模糊,狭窄管腔可呈锥形、鼠尾状或突然截断,部分病例可见腔内软组织密度结节影突向管腔,导致气道通畅性下降,这是肿瘤侵犯支气管壁或向腔内生长的直接征象。
2、肺门肿块:肺门区可见软组织密度肿块影,形态多不规则,边缘可呈分叶状或毛刺样改变。肿块密度多不均匀,部分可见坏死低密度区,增强扫描后呈不均匀强化。肺门肿块常与增厚的支气管壁相连,是中央型肺癌的重要影像学标志之一。
3、阻塞性改变:由于肿瘤阻塞支气管,远端肺组织可出现阻塞性肺炎或肺不张。阻塞性肺炎表现为受累肺叶或肺段斑片状模糊影,密度不均,抗炎治疗后短期可吸收但易反复;肺不张则显示为肺叶体积缩小,密度均匀增高,不张肺叶内可见支气管充气征,邻近肺组织可出现代偿性肺气肿。
4、淋巴结转移:CT常可见纵隔及肺门淋巴结肿大,肿大淋巴结可单个或多个融合,边界不清。肿大淋巴结压迫周围血管、气管时,可出现相应继发征象,如上腔静脉受压导致上腔静脉综合征等表现,增强扫描有助于区分肿大淋巴结与血管结构。
若CT发现上述特征性表现,需进一步结合支气管镜检查、痰脱落细胞学检查等明确病理诊断。确诊后应及时至专科就诊,遵医嘱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治疗过程中需定期复查CT监测病情变化,评估治疗效果,同时注意观察有无呼吸困难、咯血等症状加重情况,以便医生及时处理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