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肌瘤出血可通过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外科手术治疗等方式进行止血,出现异常出血患者应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根据肌瘤大小、位置及出血情况选择合适的止血方案。
1、药物治疗:宫缩剂如缩宫素,能与子宫平滑肌细胞表面受体结合,激活细胞内信号通路,促使子宫平滑肌收缩,压迫肌层内血管,减少出血。氨甲环酸通过抑制纤溶酶原激活物,阻止纤维蛋白溶解,增强血液凝固性,也可达到止血目的。对于因肌瘤导致激素失衡引起的出血,患者还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醋酸亮丙瑞林,可抑制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降低雌激素水平,使肌瘤缩小,从而辅助减少出血。
2、介入治疗:子宫动脉栓塞术通过股动脉穿刺,将栓塞材料注入子宫动脉,可阻断肌瘤的血液供应。肌瘤因缺乏营养而缺血坏死、体积缩小,同时血管被栓塞后,出血部位血供减少,可能达到止血效果。
3、外科手术治疗:对于药物和物理治疗无效、出血严重的情况,可采用手术治疗。子宫肌瘤剔除术适用于希望保留子宫的患者,通过开腹、腹腔镜或宫腔镜等方式,直接切除肌瘤,去除出血病灶,恢复子宫正常结构和功能。全子宫切除术则适用于肌瘤较大、症状严重且无生育需求的患者,切除整个子宫,可从根本上解决子宫肌瘤出血问题,同时避免肌瘤复发。
治疗后患者需遵循医嘱定期复查,观察恢复情况。另外,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防止影响恢复。若再次出现阴道异常出血、腹痛等症状,及时就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