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疹性荨麻疹可能由非疾病因素如昆虫叮咬,以及疾病因素如细菌感染、病毒感染、寄生虫感染等引起。该疾病通常不严重,但可能因剧烈瘙痒影响生活质量,少数情况下继发感染或诱发过敏反应需及时就医,进行皮肤镜检查、血常规、过敏原检测等检查。
一、非疾病因素:
昆虫叮咬是引发丘疹性荨麻疹的常见非疾病因素。蚊子、跳蚤、螨虫、臭虫等昆虫叮咬人体时,唾液中的异种蛋白会引发人体的过敏反应,导致皮肤出现风团样丘疹,伴有瘙痒。可遵医嘱外用炉甘石洗剂起到收敛、止痒的作用;若瘙痒严重可口服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抗组胺药物,通过阻断组胺与受体结合,减轻过敏症状。
二、疾病因素:
1、细菌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等细菌感染人体后,释放的毒素可能会作为过敏原,刺激机体免疫系统,引发过敏反应导致丘疹性荨麻疹。若明确为细菌感染,需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头孢克肟等抗生素治疗,通过抑制细菌生长繁殖,控制感染,减轻过敏症状。
2、病毒感染:流感病毒、风疹病毒等感染,也可能诱发丘疹性荨麻疹。病毒感染人体后会改变人体的免疫状态,促使机体产生免疫反应,出现皮肤症状。治疗时需针对病毒感染进行相应处理,遵医嘱使用阿昔洛韦、利巴韦林等抗病毒药物,同时对症治疗皮肤症状。
3、寄生虫感染:蛔虫、绦虫等肠道寄生虫,其代谢产物或死亡虫体分解物可能成为过敏原,引发过敏反应,出现丘疹性荨麻疹。可使用驱虫药物阿苯达唑、甲苯咪唑等,遵医嘱进行驱虫治疗,减少过敏原产生。
日常要注意个人及环境卫生,勤洗澡、换衣,定期清洗床上用品,减少昆虫滋生。避免前往昆虫密集的场所,户外活动时可适当使用驱虫剂。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用不洁食物,预防胃肠道疾病。若皮肤出现异常皮疹,不要搔抓,以免继发感染,应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并规范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