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称葡萄膜炎为瞳神紧小或瞳神干缺。在古代中医文献中,对葡萄膜炎的认识主要基于其症状表现,将其归为眼科的特定病症范畴,有着独特的理论阐释和治疗方法。
- 瞳神紧小主要是指瞳神失去正常的展缩功能,持续缩小,甚至小如针孔,常伴有目珠疼痛、视物模糊等症状。中医认为,其发病多与外感风热、肝胆火旺、湿热内蕴等因素有关。风热之邪侵袭眼部,或肝胆之火上炎,熏灼瞳神,可致瞳神拘急缩小;湿热内蕴,阻滞经络,气血不畅,也会影响瞳神的正常功能。
- 瞳神干缺则强调瞳神边缘参差不齐,失去圆润之态,多由瞳神紧小失治或误治,病情迁延不愈发展而来。此时,不仅瞳神形态改变,还可能伴有眼内干涩、视物昏矇等症状。中医认为,久病伤阴,肝肾阴虚,目失滋养,或虚火上炎,煎灼津液,导致瞳神失去滋润,从而出现干缺之象。
- 对于葡萄膜炎的中医治疗,多采用辨证论治的方法,在专业在中医师指导下进行治疗。针对不同的病因病机,给予相应的方剂。如外感风热者,常用银翘散加减以疏风清热;肝胆火旺者,以龙胆泻肝汤清泻肝胆之火;湿热内蕴者,用三仁汤或甘露消毒丹清热利湿。同时,还会配合针灸等疗法,选取睛明、攒竹、太阳、风池等穴位,以疏通经络,调和气血,达到缓解症状、改善病情的目的。
建议葡萄膜炎患者在确诊后,应及时就医,遵循现代医学的规范治疗方案。同时,可结合中医治疗,以缓解症状、减少复发。在治疗过程中,要注意休息,避免用眼过度,保持心情舒畅,饮食上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以促进病情的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