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精神病吃什么中药效果好

朱欣佚 中医内科 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三甲
咨询

精神病通过中药调理可选择疏肝理气类中药、化痰开窍类中药、养血安神类中药等。药物需遵医嘱使用。

1、疏肝理气类中药:许多精神疾病与情志不畅、肝气郁结有关。柴胡、香附等属于此类中药。柴胡能疏肝解郁,条达肝气,有助于缓解因情绪压抑导致的精神抑郁、情绪低落等症状,使气机通畅,改善精神状态。香附善于理气解郁,对于情志不舒引起的烦躁易怒、胸胁胀满等情况有调理作用,可调节情绪,舒缓精神压力。

2、化痰开窍类中药:对于一些表现为神志不清、癫狂等症状,且中医辨证为痰浊蒙蔽清窍的精神病患者,常用半夏、天南星、石菖蒲等中药。半夏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可化散体内痰浊,减轻痰邪对神志的干扰。天南星燥湿化痰、祛风止痉,对痰浊阻滞经络,导致神志异常、抽搐等症状有改善作用。石菖蒲开窍豁痰,醒神益智,能通利心窍,化解痰浊,使神明得清,改善精神疾病患者的神志不清、认知障碍等问题。

3、养血安神类中药:精神疾病患者若伴有失眠多梦、心悸怔忡、头晕目眩等血虚症状,常选用酸枣仁、当归、白芍等中药。酸枣仁具有养心补肝、宁心安神的功效,能有效改善睡眠质量,缓解因血虚导致的心神不宁,对精神疾病患者的失眠症状有显著疗效。当归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其补血作用可滋养心神,改善血虚引起的精神萎靡、情绪不稳等。白芍养血调经,敛阴止汗,柔肝止痛,平抑肝阳,可缓解因血虚肝旺导致的烦躁不安、情绪波动大等精神症状。

中药治疗精神病应在专业中医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体质、症状表现等进行详细辨证论治,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定期复诊,根据病情变化及时调整用药。若病情较为严重,必要时需结合现代医学的精神科药物及其他治疗手段,综合治疗以促进患者康复。

2025-03-26浏览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