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胎儿心脏室内间隔缺损是什么原因

刘泽群 妇产科 主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咨询

胎儿心脏室内间隔缺损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畸形,其病因涵盖非疾病因素,如孕期环境因素、孕妇生活习惯、孕期用药等,以及唐氏综合征、苯丙酮尿症等疾病因素。

一、非疾病因素:

1、孕期环境因素:孕妇在孕期若长时间暴露于辐射环境中,如从事放射相关工作未做好防护,或频繁进行不必要的放射性检查,辐射可能干扰胎儿心脏细胞的正常分化与发育,增加心脏室内间隔缺损的发生风险。

2、孕妇生活习惯:孕妇在孕期吸烟或被动吸烟,香烟中的尼古丁、焦油等有害物质会影响胎盘的血液供应,进而影响胎儿心脏的正常发育。同样,过量饮酒,酒精会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干扰胎儿细胞的代谢和分化过程,增加心脏畸形的几率。

3、孕期用药:部分药物在孕期使用可能有致畸风险。例如,孕妇在孕早期使用了甲氨蝶呤等抗肿瘤药物,或某些抗癫痫药物如丙戊酸钠,这些药物可能影响胎儿心脏的正常发育,导致心脏室内间隔缺损。

二、疾病因素:

1、唐氏综合征:这是一种由染色体异常(21-三体)导致的遗传性疾病。患有唐氏综合征的胎儿,其心脏发育异常的概率明显增加,心脏室内间隔缺损是常见的伴随心脏畸形之一。

2、苯丙酮尿症: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胎儿若患有苯丙酮尿症,体内苯丙氨酸代谢异常,会产生大量有毒代谢产物,影响胎儿各器官发育,包括心脏,可导致心脏室内间隔缺损。

孕妇在孕期要做好全面的保健工作,定期产检,包括唐筛、无创DNA、大排畸超声等检查,以便早期发现胎儿异常。若发现胎儿心脏室内间隔缺损,不要过于惊慌,及时与医生沟通,根据医生建议进行进一步检查和评估,制定合理的后续处理方案。

2025-04-01浏览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