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子宫内膜异位症怎么引起的

刘泽群 妇产科 主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咨询

子宫内膜异位症可能由非疾病因素如经期剧烈运动、多次人工流产,以及疾病因素如先天性生殖道畸形、盆腔炎症、免疫功能异常等引起。若怀疑患有子宫内膜异位症,应及时就医,一般需进行超声检查、血清CA125测定、腹腔镜检查等。

一、非疾病因素:

1、经期剧烈运动:经期女性的子宫内膜处于脱落状态,此时若进行剧烈运动,如长跑、跳绳等,可能导致经血逆流。脱落的子宫内膜碎片随着逆流的经血通过输卵管进入盆腔,在盆腔内种植生长,从而引发子宫内膜异位症。这种情况引发相关症状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缓解疼痛,严重时可能需进行腹腔镜下异位病灶切除术。

2、多次人工流产:人工流产手术过程中,子宫腔内压力改变,可能使子宫内膜碎片通过输卵管进入盆腔。而且手术操作可能损伤子宫内膜,增加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风险。对于因人工流产导致的子宫内膜异位症,可遵医嘱使用达那唑,抑制卵巢功能,减少雌激素分泌,使异位内膜萎缩;若病情严重,可能需进行开腹手术切除异位病灶。

二、疾病因素:

1、先天性生殖道畸形:残角子宫、阴道斜隔综合征等先天性生殖道畸形会导致经血流出不畅,使经血逆流,引起子宫内膜异位症。针对这类情况,一般需遵医嘱通过手术矫正生殖道畸形,如残角子宫切除术、阴道斜隔切除术,以改善经血流出情况,缓解症状。

2、盆腔炎症:盆腔炎症长期存在,会引起盆腔内组织粘连,导致输卵管蠕动异常,影响经血正常排出,增加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风险。治疗盆腔炎症可遵医嘱使用头孢曲松钠联合甲硝唑,控制炎症发展;如果已引发子宫内膜异位症,可能需结合腹腔镜下粘连松解术进行治疗。

3、免疫功能异常:当机体免疫功能出现异常时,免疫系统不能有效识别和清除异位的子宫内膜细胞,使得这些细胞在异位部位种植、生长,引发子宫内膜异位症。治疗时可遵医嘱使用免疫调节剂他莫昔芬,调节免疫功能;对于病情严重者,可能需进行腹腔镜下囊肿剥除术。

日常要注意经期卫生,避免经期剧烈运动和性生活。尽量减少人工流产等宫腔操作。积极治疗盆腔炎症等妇科疾病。有家族遗传史的人群,应定期进行妇科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和干预。

2025-03-19浏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