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肺炎可由多种因素引起,非疾病因素有环境因素、长期吸烟等,疾病因素包括反复呼吸道感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扩张等。若怀疑患有慢性肺炎,应及时就医,进行胸部CT、血常规、痰培养等相关检查以明确病因。
一、非疾病因素:
1、环境因素:长期处于空气污染严重的环境中,空气中的有害颗粒、化学物质等会刺激肺部,损伤肺黏膜,降低肺部的防御功能,容易引发慢性炎症。可遵医嘱使用支气管扩张剂沙丁胺醇、氨茶碱等,缓解肺部不适症状。
2、长期吸烟:香烟中的尼古丁、焦油等多种有害物质,会损害气道上皮细胞,削弱纤毛的清除功能,使痰液排出不畅,同时还会影响肺部的免疫功能,增加细菌、病毒等病原体感染的机会,进而导致慢性肺炎。戒烟是首要措施,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戒烟辅助药物如伐尼克兰、安非他酮等。
二、疾病因素:
1、反复呼吸道感染:如反复发生感冒、流感等,病原体容易在肺部持续存在,引发炎症,若未能彻底治愈,炎症迁延不愈就可能发展为慢性肺炎。治疗时需遵医嘱,根据病原体选用合适的抗生素,如阿莫西林、阿奇霉素等,同时可使用止咳祛痰药物如氨溴索、溴己新来缓解症状。
2、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气道存在慢性炎症,气流受限,导致肺部气体交换功能障碍,容易继发细菌感染,进而引发慢性肺炎。治疗常按医嘱使用支气管扩张剂联合糖皮质激素,如沙美特罗替卡松吸入粉雾剂,以改善肺功能,减轻炎症反应。
3、支气管扩张:由于支气管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炎症和纤维化,导致支气管壁的肌肉和弹性组织破坏,引起支气管变形及持久扩张,容易积聚痰液,滋生细菌,引发反复的肺部感染,形成慢性肺炎。治疗时可根据病情进行体位引流,促进痰液排出,同时遵医嘱使用抗生素头孢哌酮钠、左氧氟沙星等控制感染。
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定期开窗通风,避免前往人员密集的场所,减少感染机会。注意保暖,避免受寒,预防呼吸道感染。对于有基础疾病的人群,要积极配合医生治疗,控制病情发展,定期复查,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肺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