痱子和热疹并没有区别,两者指的是同一种疾病。在医学领域,这两个名称描述的是因高温闷热环境,导致皮肤出汗过多且汗液蒸发不畅,进而引起汗腺导管堵塞,在皮肤上出现的一系列皮疹表现。了解其本质为同一病症,有助于患者更准确地诊断与治疗,缓解皮肤不适。
- 痱子(热疹)的发病根源在于高温环境。当外界温度升高,人体为了散热,汗腺分泌大量汗液。若此时空气湿度大,汗液无法及时蒸发,就会在皮肤表面积聚。长期处于这种状态,汗腺导管因过度充盈而扩张、破裂,汗液渗入周围组织,刺激皮肤引发炎症反应,从而形成痱子(热疹)。
- 从症状表现来看,痱子(热疹)具有典型特征。初起时,皮肤会出现密集排列的针尖至针头大小的丘疹或丘疱疹,周围有轻度红晕。根据汗腺导管堵塞和炎症反应程度不同,可分为晶痱、红痱、脓痱等类型。晶痱表现为浅表、清亮的小水疱,易破,一般无自觉症状;红痱则为成批出现的红色丘疹,伴有瘙痒或刺痛;脓痱在红痱基础上,顶端有针头大小浅表脓疱。
一旦出现痱子(热疹),首先要脱离高温闷热环境,转移至凉爽通风处。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勤用温水洗澡,避免用刺激性强的肥皂。同时,建议穿着宽松、透气的棉质衣物,减少皮肤摩擦。患者可遵医嘱外用炉甘石洗剂,缓解瘙痒症状。若皮疹较多、瘙痒严重,可在医生指导下口服抗组胺药物,如氯雷他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