荨麻疹急性发作时可通过一般治疗、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方法来改善。同时定期复诊,观察荨麻疹恢复情况。
1、一般治疗:寻找并避免诱发因素是关键。部分荨麻疹急性发作由食物过敏引起,像海鲜、牛奶、蛋类等,应记录饮食并排查,避免食用致敏食物。同时,避免接触花粉、尘螨、动物毛发等吸入性过敏原,保持居住环境清洁,定期清洗床上用品、窗帘等。减少皮肤刺激,避免搔抓、热水烫洗,防止加重症状。
2、药物治疗:抗组胺药物是治疗荨麻疹急性发作的常用药物。如氯雷他定,能选择性地阻断组胺H1受体,抑制组胺引起的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等反应,从而减轻皮肤瘙痒、风团等症状。对于症状严重者可使用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龙,其具有强大的抗炎、抗过敏作用,可迅速减轻炎症反应,缓解症状。但药物需严格遵循医嘱使用。
3、物理治疗:物理治疗可辅助缓解荨麻疹急性发作的症状。冷敷对局部风团有一定效果,用冷毛巾或冰袋敷在风团处,每天数次。冷敷能使局部血管收缩,降低皮肤温度,减轻炎症反应和瘙痒感。对于部分患者,在病情稳定期,可尝试光疗,如窄谱中波紫外线照射,能抑制炎症反应,促进皮肤修复,但光疗需专业人员操作。
发现患有荨麻疹后,不要自行盲目用药,应及时前往正规医院皮肤科就诊,进行详细检查,如过敏原检测、血常规等,明确病因及病情严重程度。日常生活中,认真查找并规避诱因如动物毛发、花粉等。若症状加重或出现新的症状,如发热、腹痛、关节痛等,应立即复诊,以便医生调整治疗策略,减少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