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热病患者可能会出现胁肋疼痛、发热口苦、目赤肿痛等症状,建议察觉这些症状后,尽快就医,通过中医辩证,明确病情并展开治疗。
1、胁肋疼痛:肝热病时,火热之邪侵袭肝经,致使肝经气血运行不畅,可能出现气滞血瘀,引发胁肋部疼痛。这种疼痛通常较为剧烈,呈持续性,部分患者还会伴有胀满感,有时疼痛会向肩背部放射。因肝经与情志关系密切,患者情绪波动,如生气、焦虑时,胁肋疼痛可能会进一步加剧。
2、发热口苦:肝主疏泄,能调节人体的气机运行。当肝热炽盛时,阳气被郁而化热,熏蒸于内,可能导致机体发热。同时,胆汁在肝的疏泄作用下,正常排泄至肠道参与消化。肝热病时,疏泄功能失常,胆汁上逆至口腔,就会使人感到口苦。患者发热程度不一,多伴有烦躁不安、面红目赤等症状,由于发热消耗津液,还会出现口渴欲饮的表现。
3、目赤肿痛:肝开窍于目,肝的经脉上联于目系,肝血和肝气可滋养眼睛,维持其正常功能。肝热病时,火热之邪循肝经上炎至目,灼伤眼部脉络,可能导致目赤肿痛。患者眼睛红肿,分泌物增多,怕光流泪,严重时视力会受到一定影响,部分患者还会伴有头晕头痛的症状,这是因为肝火上扰清窍所致。
建议患者日常要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大起大落,减少肝郁化火的风险。饮食上,可适量吃绿豆、苦瓜、芹菜等辅助清热泻火的食物,避免食用烧烤、炸鸡等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肝脏负担。另外,作息规律,保证充足睡眠,避免熬夜,让肝脏在夜间能得到充分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