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上长青春痘,可能由日常清洁不到位等非疾病因素引起,也可能由脂溢性皮炎、聚合性痤疮等疾病因素导致。建议日常做好背部皮肤护理,若痘痘问题持续不改善,及时咨询皮肤科医生。
一、非疾病因素:
在日常沐浴时,由于背部面积大且部分区域不易清洁,皮肤新陈代谢产生的角质、油脂以及沾染的灰尘等容易堆积在背部皮肤表面。这些物质会逐渐堵塞毛囊口,皮脂腺分泌的皮脂无法正常排出,就会在毛囊内积聚。毛囊内的厌氧环境适宜痤疮丙酸杆菌等微生物大量繁殖,分解皮脂产生游离脂肪酸,刺激毛囊及周围组织,引发炎症,从而形成青春痘。患者背部可见散在分布的粉刺、红色丘疹,部分丘疹顶端可能有脓疱,常伴有轻微瘙痒或压痛感。
二、疾病因素:
1、脂溢性皮炎:脂溢性皮炎常与皮脂腺分泌功能亢进有关,可能由马拉色菌感染等因素诱发。背部皮脂腺丰富,皮脂腺分泌大量皮脂,皮肤表面的马拉色菌等微生物分解皮脂产生的游离脂肪酸,会刺激皮肤引发炎症。炎症不仅会导致皮肤出现红斑、脱屑,还会影响毛囊的正常功能,使毛囊堵塞,进而出现类似青春痘的丘疹、脓疱。患者背部皮肤可见边界清晰的红斑,上面覆盖油腻性鳞屑或痂皮,伴有瘙痒,搔抓后可出现糜烂、渗出。
2、聚合性痤疮:聚合性痤疮是一种较为严重的痤疮类型,与内分泌失调、毛囊皮脂腺导管角化异常、痤疮丙酸杆菌感染等多种因素相关。内分泌失调导致雄激素水平相对升高,刺激皮脂腺分泌大量皮脂,毛囊皮脂腺导管角化过度,使皮脂排出受阻,可能形成粉刺。痤疮丙酸杆菌在厌氧环境下大量繁殖,产生的炎症介质引发强烈的炎症反应,多个痤疮损害融合,可形成结节、囊肿,破溃后会形成窦道和瘢痕。患者背部可见大小不等的结节、囊肿,常伴有疼痛,囊肿破溃后有脓血流出,愈合后易留下瘢痕。
建议患者日常要避免搔抓背部痘痘,防止感染扩散和留下瘢痕。另外,不要自行挤压痘痘,以免引发感染。同时,保持床单、被罩等贴身物品的清洁,定期更换,以免加重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