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部分由明确病因引发且病情发现较早的间质性肺疾病,通过及时、有效的治疗,是有可能实现临床治愈的;然而,若疾病病因不明、病情已进展至晚期,或者患者身体状况较差时,往往难以完全治愈。
- 当间质性肺疾病由特定且可去除的病因导致,如药物性间质性肺炎,患者在停用致病药物,并接受糖皮质激素等规范治疗后,肺部炎症可逐渐消退,肺功能有望恢复正常。还有因感染某些病原体引起的间质性肺疾病,如支原体感染,在使用针对性治疗后,病情能够得到有效控制,实现治愈。另外,对于早期发现的特发性肺纤维化,若患者对吡非尼酮、尼达尼布等抗纤维化药物反应良好,可显著延缓疾病进展,部分患者甚至能达到临床症状缓解,从而实现治愈。
- 在间质性肺疾病中,病因不明的特发性间质性肺炎,如部分类型的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治疗效果往往不理想。这类疾病发病机制复杂,目前缺乏特效治疗手段,病情会逐渐进展,导致肺组织广泛纤维化、肺功能进行性下降。当疾病发展到晚期,患者会出现严重的呼吸困难,即使采用吸氧、机械通气等支持治疗,也难以逆转病情,预后较差。而且,一些患者本身存在多种基础疾病,如心脏病、糖尿病等,身体抵抗力低下,在治疗间质性肺疾病过程中,容易发生感染等并发症,进一步加重病情,使治愈变得极为困难,患者生存时间明显缩短。
怀疑患有间质性肺疾病的患者,应及时前往正规医院,完善胸部高分辨率CT、肺功能等检查,明确病因和病情严重程度。若病因明确,积极去除病因,按医嘱规范治疗。若病情恶化或出现呼吸困难加重等症状,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