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疹是药物通过口服、注射、吸入等途径进入人体后引起的皮肤黏膜炎症反应,通常可遵医嘱口服抗组胺药物、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药物进行治疗。
1、抗组胺药物:对于轻型药疹,抗组胺药物是常用的一线治疗药物,例如氯雷他定,能选择性地阻断外周H1受体,抑制小血管扩张,降低血管通透性,减少渗出,从而减轻皮肤瘙痒、红斑等症状。此外,西替利嗪也是常用的抗组胺药,能有效抑制组胺介导的过敏反应,对缓解药疹引起的瘙痒效果显著。
2、糖皮质激素:对于重症药疹,如剥脱性皮炎型、大疱性表皮松解型等,糖皮质激素是关键的治疗药物,泼尼松是常用的口服糖皮质激素,能迅速抑制炎症反应,减轻血管通透性,稳定溶酶体膜,减少炎症介质的释放,从而缓解病情。
3、免疫抑制剂:对于某些病情顽固、对糖皮质激素治疗效果不佳或存在糖皮质激素使用禁忌证的药疹患者,可考虑使用免疫抑制剂。硫唑嘌呤是一种常用的免疫抑制剂,通过抑制细胞核酸的合成,发挥免疫抑制作用。此外,环孢素也可用于药疹的治疗,其能选择性地作用于T淋巴细胞,抑制免疫反应。
在药疹的治疗过程中,患者应立即停用可疑致敏药物,避免再次接触。同时,要注意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搔抓和摩擦,防止皮肤破损继发感染。患者要严格按照医生的嘱咐按时服药,不要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定期复诊,以便医生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如果出现病情加重或新的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