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什么原因导致出急性荨麻症

刘琴 皮肤科 副主任医师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三甲
咨询

急性荨麻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黏膜过敏性疾病,主要由食物及食物添加剂、药物、物理因素、感染等多种原因导致皮肤、黏膜小血管扩张及渗透性增加,出现局限性水肿反应,表现为大小不等的风团伴瘙痒,通常在24小时内消退,但易反复发作。若出现严重风团、呼吸困难、腹痛等症状,需立即就医。

  • 通常情况下,鱼虾、蟹贝、肉类、牛奶和蛋类等动物性蛋白,草莓、可可、番茄和葱蒜等植物性食物,以及某些食物添加剂如水杨酸盐、柠檬黄、安息香酸盐、亚硫酸盐等都可能诱发急性荨麻疹。药物中,常见引起过敏的有青霉素、血清制剂、各种疫苗、呋喃唑酮和磺胺等,药物中含有致敏原的辅料也可能致病。物理因素如冷、热、日光、摩擦及压力等刺激,以及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等感染,都可能是诱因。此外,动物接触、昆虫叮咬、吸入花粉、真菌孢子、尘螨及一些挥发性化学品等,也可能引发急性荨麻疹。其典型症状为突然出现的风团,颜色可为红色或肤色,形态不一,瘙痒明显,部分患者可能伴有血管性水肿,累及呼吸道、消化道黏膜时,会出现呼吸困难、腹痛、腹泻等症状。
  • 治疗急性荨麻疹首先要去除病因,如停用致敏药物、避免接触诱发因素。症状较轻者可遵医嘱外用炉甘石洗剂缓解瘙痒;症状较重者需口服抗组胺药物,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抑制组胺释放,减轻过敏症状。对于病情严重、伴有休克、喉头水肿及呼吸困难者应立即抢救,遵医嘱使用肾上腺素皮下注射,同时静脉滴注糖皮质激素,如地塞米松、氢化可的松,快速控制病情。若由感染引起,还需根据感染类型,遵医嘱使用相应的抗生素如头孢呋辛酯、阿莫西林进行抗感染治疗。

日常中应注意观察可能诱发荨麻疹的因素,避免接触已知的过敏原。饮食上避免食用易致敏食物,保持饮食清淡、均衡。适度运动,避免在冷热刺激明显或花粉浓度高的环境下剧烈运动。对于有药物过敏史者,就医时主动告知医生。若急性荨麻疹反复发作,应定期复诊,在医生指导下调整治疗方案,同时做好症状监测,一旦出现症状加重,及时就医。

2025-04-28浏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