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赤藓糖醇和白砂糖哪个更健康

程梦婕 营养科 主治医师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三甲
咨询

从热量、血糖影响、代谢机制及潜在健康风险等多方面综合比较,赤藓糖醇通常被认为比白砂糖更健康。白砂糖是由蔗糖提炼而成的精制糖类,而赤藓糖醇属于糖醇类甜味剂,二者在人体内的代谢路径和对健康的影响截然不同。

  • 从热量角度分析,白砂糖每克可提供约4千卡的热量,过量摄入易导致热量超标,进而引发超重、肥胖等问题,而肥胖又是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赤藓糖醇的热量极低,每克仅提供约0.24千卡的热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这使得赤藓糖醇成为低热量甜味剂的代表,适合需要控制热量摄入的人群。
  • 在对血糖的影响方面,白砂糖进入人体后会迅速被分解为葡萄糖和果糖,导致血糖快速上升,长期大量食用可能增加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赤藓糖醇不会被人体小肠完全吸收,仅有少量进入血液循环,且不参与糖代谢过程,也不会刺激胰岛素分泌,因此几乎不会引起血糖波动,对于糖尿病患者或需要控制血糖的人群来说更为友好。
  • 从代谢机制和潜在健康风险来看,白砂糖在人体内完全代谢,过量食用会使肝脏合成过多的脂肪,增加血脂异常和脂肪肝的发生风险。同时,白砂糖的高甜度会刺激味蕾,容易让人产生食欲,增加其他高热量食物的摄入。赤藓糖醇主要通过肾脏随尿液排出体外,不参与肝脏代谢,对肝脏负担较小。不过,大量食用赤藓糖醇可能会引起肠胃不适,出现腹胀、腹泻等症状,但相较于白砂糖引发的肥胖、血糖升高等长期健康风险,其副作用相对可控。此外,研究还发现,白砂糖的摄入与龋齿的发生密切相关,口腔细菌会利用白砂糖产酸,腐蚀牙釉质,而赤藓糖醇不仅不会被口腔细菌利用产酸,还具有一定的抑菌作用,有助于预防龋齿。

在日常饮食选择中,若追求健康且需控制热量、血糖,赤藓糖醇是比白砂糖更优的选择。但使用赤藓糖醇时应注意适量,一般建议单日摄入量不超过50克。对于普通人群,在享受甜味的同时,也应减少白砂糖的使用,将每日添加糖的摄入量控制在25克以内,可选择使用赤藓糖醇替代部分白砂糖用于烹饪、烘焙或饮品调味。对于糖尿病患者、肥胖人群以及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个体,更应严格限制白砂糖的摄入,优先选用赤藓糖醇等低热量甜味剂。

2025-05-07浏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