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涎石病是什么

朱欣佚 中医内科 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三甲
咨询

涎石病是一种发生于唾液腺的结石性疾病,主要由唾液腺导管或腺体内钙盐等无机盐沉积形成结石,导致唾液排出受阻,进而引发一系列病理改变。

  • 唾液腺是人体分泌唾液的重要器官,主要包括腮腺、颌下腺和舌下腺。涎石病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如唾液腺导管的解剖结构异常、唾液成分的改变、局部感染或炎症等。其中,颌下腺由于导管长且曲折,唾液易于淤滞,是涎石病最为常见的发病部位。当唾液中的钙盐等无机盐在导管或腺体内沉积形成结石后,会阻塞唾液的正常排出,导致腺体肿胀、疼痛,严重时还可能引起继发感染,出现脓性分泌物溢出等症状。
  • 涎石病的临床表现多样,主要包括进食时患侧腺体迅速肿胀、疼痛,疼痛可放射至耳部或颈部,进食后症状可逐渐减轻或消退。此外,患者还可能出现导管口黏膜红肿、腺体纤维化等体征。这些症状和体征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对口腔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 涎石病的治疗方法应根据结石的大小、位置以及患者的症状进行综合评估。对于较小的结石,可采取保守治疗措施,如促进唾液分泌、按摩腺体等,以促进结石的自行排出。对于较大的结石或症状严重的患者,则可能需要采取手术治疗,如导管切开取石术、腺体摘除术等。在药物治疗方面,合并感染的患者可使用抗生素类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如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以控制病情的发展。

为预防该疾病的发生,建议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口腔内的异物和炎性病变。同时,对于从事与粉尘、烟雾等有害物质接触的职业人群,应做好个人防护,减少有害物质的吸入,以降低涎石病的发生风险。

2025-03-29浏览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