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盘早剥是指妊娠20周后正常位置的胎盘在胎儿娩出前部分或全部从子宫壁剥离的病理过程。胎盘早剥的主要症状包括阴道出血、腹痛、胎心异常及休克等。
1、阴道出血:阴道出血是胎盘早剥的常见症状,出血量与剥离程度相关。显性出血由胎盘边缘剥离血液经宫颈流出导致。隐性出血时血液积聚于胎盘后形成血肿,易被低估严重程度。出血可导致贫血和凝血功能障碍。
2、腹痛:腹痛表现为突发持续性剧痛,位于子宫部位。疼痛由胎盘剥离处子宫肌层收缩和血液浸润刺激腹膜导致。轻型剥离疼痛局限,重型可呈撕裂样放射至腰背部。疼痛程度与子宫肌层血液浸润深度呈正相关,是判断病情的重要指标。
3、胎心异常:胎心监护显示胎心率异常发生率达60-80%。胎盘剥离面积达30%时,胎儿可出现心动过缓;剥离面积达50%时,胎心消失风险显著增加。缺氧机制包括母体失血性休克和胎盘交换面积减少,需紧急处理以避免胎死宫内。
4、休克症状:休克表现为面色苍白、脉搏细速及血压下降等。休克程度与隐性出血量相关,每1000ml血液积聚于宫腔可使宫底升高1cm。凝血功能障碍可加重出血,实验室检查显示纤维蛋白原<150mg/dl提示病情危重。
在日常生活中,预防胎盘早剥需重视孕期管理和风险控制。规范产前检查,及时发现妊娠期高血压等基础疾病。避免腹部外伤和性生活过度刺激。戒烟戒酒,减少血管痉挛风险。若出现腹痛、阴道流血或胎动异常,应立即就医。通过早期识别和及时干预,可显著改善母婴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