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疹、荨麻疹、神经性皮炎等皮肤病会引起皮肤痒。若患者痒感加重或持续存在,应及时就医处理。
1、湿疹:湿疹是一种常见的炎症性皮肤病,病因复杂,涉及遗传、免疫、环境等多种因素。其皮疹形态多样,急性期表现为红斑基础上的密集粟粒大小丘疹、丘疱疹,严重时可出现水疱。湿疹患者通常瘙痒剧烈,尤其是在夜间或受热后,瘙痒感会更加明显,严重影响睡眠和日常生活。搔抓后可使瘙痒加剧,还可能导致皮疹加重、继发感染等。
2、荨麻疹:荨麻疹是由于皮肤、黏膜小血管扩张及渗透性增加而出现的一种局限性水肿反应。主要表现为大小不等的风团,颜色可为红色、苍白色或正常肤色,形态各异,可为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患者常伴有剧烈瘙痒,部分患者还可能伴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全身症状。
3、神经性皮炎:神经性皮炎与精神因素关系密切,如长期精神紧张、焦虑、抑郁、失眠等,搔抓和摩擦等物理刺激也可诱发或加重病情。好发于颈部、肘窝、腘窝、腰骶部等部位,皮疹初起为针头至米粒大小的多角形扁平丘疹,淡红色或正常肤色,质地较为坚实,以后皮疹逐渐融合成片,形成苔藓样变。患者自觉阵发性剧烈瘙痒,夜间尤甚,搔抓后可出现抓痕、血痂,长期搔抓还可能导致皮肤增厚、色素沉着。
若出现皮肤瘙痒症状,不要随意搔抓,以免抓破皮肤引起感染。避免热水烫洗和使用刺激性强的肥皂、清洁剂等清洗皮肤,以免加重皮肤干燥和瘙痒。尽量穿宽松、透气的棉质衣物,减少皮肤摩擦。保持室内空气湿润,避免环境过于干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