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抑郁症食欲减退怎么办

刘赟 精神医学科 副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咨询

抑郁症食欲减退可通过调整饮食结构、心理干预、药物治疗等方法来改善,若症状持续不缓解,建议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采取综合措施应对。

1、调整饮食结构:抑郁症患者大脑内5-羟色胺、多巴胺等神经递质失衡,可能影响食欲调节中枢。可通过选择高营养密度、易消化且气味和口感诱人的食物刺激食欲,如将食物做成色彩鲜艳的沙拉,或食用温热的粥品。规律进餐时间能帮助建立身体的生物钟,刺激消化系统规律工作。同时,避免油腻、刺激性食物减轻胃肠负担。通过饮食调整改善营养摄入,无副作用,但对严重食欲减退者效果有限。

2、心理干预:认知行为疗法和正念饮食训练可帮助患者改善对食物的态度。抑郁症导致患者对进食产生消极认知和情绪,认知行为疗法能纠正患者不合理认知,改善进食心理障碍;正念饮食训练让患者专注于食物的感官体验,增强进食愉悦感,刺激食欲。心理干预从心理层面调节进食行为,无身体副作用,需长期坚持,适合轻中度因心理因素导致食欲减退的患者。

3、药物治疗:抗抑郁药物如氟西汀,可增加大脑中5-羟色胺浓度,调节神经递质失衡,改善抑郁症状,进而辅助缓解食欲减退。米氮平除抗抑郁外,还能阻断组胺受体,有增加食欲的作用。但氟西汀初期可能加重恶心等胃肠道不适,米氮平可能导致嗜睡、体重增加等副作用。

建议患者日常保持规律作息,营造轻松的进餐环境,避免强迫进食。另外,家属可给予陪伴和鼓励,配合医生治疗方案,定期复诊,及时反馈症状变化。

2025-04-30浏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