荨麻疹一直不好与持续接触过敏原、不良生活习惯等因素有关,也可能由自身免疫性疾病、感染性疾病、内分泌失调疾病等疾病因素导致。该疾病主要表现为皮肤出现大小不等的风团,伴有瘙痒,这些风团通常在数小时内消退,但容易反复出现。若症状持续不缓解或频繁发作应及时就医,通过详细检查明确病因,以便进行针对性治疗。
一、非疾病因素:
1、持续接触过敏原:生活中持续接触如花粉、尘螨、动物皮屑,或海鲜、牛奶、鸡蛋等食物过敏原,青霉素、头孢菌素等药物过敏原,免疫系统会不断被激活,产生组胺等炎症介质,引发荨麻疹症状持续或反复。患者需进行过敏原检测,明确致敏原后尽量避免接触。必要时可遵医嘱口服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抗组胺药物缓解症状。
2、不良生活习惯:长期熬夜会打乱人体生物钟,影响免疫系统正常功能,使身体对过敏原的抵御能力下降,荨麻疹不易恢复。此外,过度搔抓皮肤会刺激皮肤神经末梢,促使组胺释放,加重皮肤炎症反应,导致病情迁延不愈。患者应调整作息,保证充足睡眠,避免搔抓皮肤。可通过冷敷等方式缓解瘙痒,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外用炉甘石洗剂。
二、疾病因素:
1、自身免疫性疾病:包括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等,患者免疫系统攻击自身组织,产生自身抗体,干扰机体正常免疫调节,引发慢性荨麻疹。治疗需针对原发病遵医嘱使用环磷酰胺、吗替麦考酚酯等免疫抑制剂。
2、感染性疾病:细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病毒(如肝炎病毒、EB病毒)、真菌(如白色念珠菌)等病原体及其毒素可作为过敏原或激活免疫系统,诱发或加重荨麻疹。由于感染持续存在,荨麻疹难以治愈。治疗需使用相应的抗感染药物,如细菌感染用阿莫西林、阿奇霉素等抗生素,病毒感染用阿昔洛韦、伐昔洛韦等抗病毒药,控制感染后荨麻疹症状可能随之改善,具体用药需遵医嘱。
3、内分泌失调疾病: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时,体内激素水平失衡,影响机体代谢和免疫功能,可能导致荨麻疹反复发作。甲亢患者可使用甲巯咪唑等药物治疗,甲减患者服用左甲状腺素钠片,同时针对荨麻疹进行对症治疗,用药需遵医嘱。
建议患者保持居住环境清洁卫生,定期清洗床上用品、窗帘等,减少过敏原。注意饮食均衡,避免食用已知过敏食物。避免在花粉浓度高、空气污染严重时外出运动。若出现呼吸困难、头晕、心慌等严重症状,应立即就医,以防发生过敏性休克等危及生命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