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出现裂口是手部湿疹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的皮肤损伤表现,多由频繁接触刺激性物质、皮肤干燥,疾病因素包含真菌感染、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等导致。若湿疹患者出现手部裂口情况,应及时前往正规医院皮肤科就诊。
一、非疾病因素:
1、频繁接触刺激性物质:频繁接触洗洁精、洗衣粉、消毒液等化学制剂,或从事水泥工、美发师等需长期接触刺激性物品的工作,会对手部皮肤屏障造成破坏,使皮肤水分流失,引发湿疹并导致裂口。建议尽量减少直接接触此类物质,工作时佩戴手套。若已出现裂口可遵医嘱外用尿素软膏、凡士林等滋润皮肤,促进裂口愈合。
2、皮肤干燥:秋冬季节空气湿度低,手部皮肤水分易蒸发,若不注意保湿,皮肤干燥粗糙,易诱发湿疹且产生裂口。建议日常使用护手霜,特别是在洗手后及时涂抹,保持手部皮肤湿润。
二、疾病因素:
1、真菌感染:手部感染皮肤癣菌后可引发手癣,表现为皮肤角化过度、脱屑、皲裂,与湿疹症状相似且可能合并存在。治疗需遵医嘱外用克霉唑乳膏、酮康唑乳膏等抗真菌药物;病情严重者可遵医嘱口服伊曲康唑、特比萘芬等抗真菌药。
2、糖尿病: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会引起周围神经病变和血管病变,导致手部皮肤血液循环障碍,皮肤营养供应不足,易出现湿疹且裂口难愈合。患者要严格控制血糖,通过饮食控制、运动及遵医嘱使用甲双胍、胰岛素等降糖药物,针对湿疹裂口,可同时外用卤米松乳膏、糠酸莫米松乳膏等糖皮质激素药膏。
3、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导致机体代谢减缓,皮肤水分流失快,变得干燥粗糙,易引发湿疹并出现裂口。患者需遵医嘱使用左甲状腺素钠片补充甲状腺激素进行治疗,同时可配合外用保湿剂及治疗湿疹的药物改善症状。
日常避免搔抓手部皮肤,防止裂口加重和继发感染。做家务或工作时,选择合适的防护手套。保持均衡饮食,多摄入蔬菜水果。若裂口加深、出血、出现红肿热痛等感染症状,应立即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