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不调一般指月经失调,45岁出现月经失调有可能是进入更年期,但并非绝对,该疾病也可能由子宫肌瘤、子宫内膜息、甲状腺功能异常等多种因素导致。
- 女性在45岁左右,卵巢功能开始逐渐衰退。卵巢内卵泡数量明显减少,且对垂体促性腺激素的敏感性降低,可能导致雌激素和孕激素分泌量波动或减少。这种激素水平的改变会直接影响子宫内膜的生长与脱落,从而引起月经周期紊乱、月经量变化等月经失调症状。
- 然而,45岁月经失调并非都源于更年期。一些妇科疾病也会引发类似症状。比如子宫肌瘤,肌瘤可能影响子宫的正常收缩,干扰子宫内膜的血液循环,进而导致月经失调,表现为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等。还有子宫内膜息肉,息肉会使子宫内膜表面积增大,同样可能引起月经量过多、月经周期紊乱。此外,全身性疾病如甲状腺功能异常也不容忽视。甲状腺激素对月经周期有调节作用,当甲状腺功能减退时,患者可能出现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而甲状腺功能亢进时,则可能导致月经量减少、月经稀发等月经失调表现。
若45岁出现月经失调,建议患者及时前往正规医院妇科就诊。医生一般会通过详细询问病史、妇科检查、超声检查、性激素六项检测以及甲状腺功能检查等,全面排查病因。建议患者日常生活中保持规律作息,每周进行150分钟的慢跑、跳绳等运动,对疾病康复有一定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