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产一个月了还没来月经,可能由精神因素、营养状况不佳引起;也可能源于疾病因素,常见的有子宫内膜损伤、宫腔粘连、内分泌失调等。若流产后长时间不来月经应及时就医,可进行妇科超声检查,查看子宫内膜厚度及宫腔情况;进行性激素六项检查评估内分泌水平。
一、非疾病因素:
1、精神因素:流产后若长期处于焦虑、紧张、抑郁等不良情绪中,会干扰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正常功能,影响激素分泌导致月经推迟。流产后应尽量调整心态,可通过听音乐、散步、与亲友交流等方式缓解不良情绪。
2、营养状况不佳:流产后身体较为虚弱,若营养补充不足、过度节食或挑食会影响身体恢复,使子宫内膜修复缓慢,进而月经推迟。建议保证营养均衡,多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的食物,如瘦肉、鱼类、新鲜蔬果等,补充所需的营养物质。
二、疾病因素:
1、子宫内膜损伤:流产过程中刮宫等操作可能损伤子宫内膜,若损伤严重,子宫内膜修复时间延长,月经会推迟。轻微损伤可遵医嘱使用戊酸雌二醇等雌激素药物,促进子宫内膜生长。若损伤严重可能需遵医嘱进行宫腔镜下子宫内膜修复手术。
2、宫腔粘连:流产后感染等原因可引发宫腔粘连,阻碍经血排出,表现为不来月经。确诊后一般需遵医嘱在宫腔镜下进行粘连分离手术,术后可放置宫内节育器预防再次粘连。
3、内分泌失调:流产后体内激素水平波动,若未恢复正常会影响月经周期。如果实催乳素升高造成的,可遵医嘱使用溴隐亭辅助调节;若雌激素、孕激素水平低,可采用人工周期疗法,使用戊酸雌二醇、地屈孕酮等药物。
流产后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睡眠。注意腹部保暖,避免受寒。保持外阴清洁,勤换内裤,一个月内禁止性生活及盆浴,防止感染。定期复查了解身体恢复情况,若月经仍未来潮或出现腹痛、阴道异常出血等症状,及时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