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腺肌症并非最终都要切除子宫。子宫腺肌症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虽然会给患者带来诸多不适,但随着医学发展,多数患者可通过其他方法有效控制病情。
- 子宫腺肌症的病情程度因人而异。对于症状较轻、病灶较小且有生育需求的患者,通常不会首选切除子宫。例如,一些患者仅在经期有轻微腹痛,月经量稍有增多,通过药物治疗就可取得良好效果。常用药物如达那唑、孕三烯酮等,能抑制卵巢功能,减少雌激素分泌,从而使异位的子宫内膜萎缩,缓解症状。此外,宫内放置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曼月乐环),也能局部释放孕激素,减轻子宫腺肌症症状,且不影响患者生育功能。
- 此外,当患者病情较为严重,如痛经剧烈难以忍受,经药物治疗效果不佳,且无生育需求时,切除子宫可能会被纳入考虑范围。但在此之前,还有其他治疗手段。像次全子宫切除术,适用于病灶局限的患者,可在保留子宫的前提下切除病变组织,缓解症状。还有超声消融手术,利用超声波的热效应,使病灶组织坏死,达到治疗目的,这种手术创伤小、恢复快。另外,介入治疗通过阻断子宫动脉血供,使病灶萎缩,也能有效缓解症状,且对子宫的损伤相对较小,这些方法都能为患者提供除切除子宫外的更多选择。因此,子宫腺肌症并非最终都要切除子宫。
若确诊子宫腺肌症,患者应及时就医治疗。日常注意保暖,避免经期受寒,可缓解痛经症状。疼痛发作时,可通过热敷下腹部减轻疼痛。若考虑手术治疗,术前要与医生充分沟通,了解手术风险及预后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