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乳头状瘤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切除、激光治疗、冷冻治疗以及电灼治疗等。
1、手术切除:对于较大、有恶变倾向或影响美观与功能的皮肤乳头状瘤,手术切除是常用方法。医生会在局部麻醉下,沿肿瘤边缘完整切除瘤体及其周围部分正常组织,确保切缘无肿瘤细胞残留,以降低复发风险。切除的组织会送病理检查,明确肿瘤性质,判断是否切除干净。
2、激光治疗:利用高能量激光束作用于皮肤乳头状瘤,瞬间产生高温,使瘤体组织气化、碳化,从而达到去除肿瘤的目的。激光治疗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尤其适用于较小、位置表浅的皮肤乳头状瘤。治疗过程中,医生可精确控制激光能量和作用范围,减少对周围正常组织的损伤。但对于较大肿瘤,可能需要多次治疗。
3、冷冻治疗:通过液氮的极低温度,使皮肤乳头状瘤组织快速冻结、坏死、脱落。冷冻过程中,细胞内冰晶形成,破坏细胞结构,导致细胞死亡。该方法操作相对简单,适用于不宜手术的患者或较小的肿瘤。但治疗后局部可能出现水疱、疼痛,恢复时间相对较长,且可能遗留色素沉着或瘢痕。
4、电灼治疗:借助高频电流产生的热量,使皮肤乳头状瘤组织凝固、坏死、脱落。医生将电灼器的电极接触瘤体,控制电流强度和作用时间,精确破坏肿瘤组织。该方法操作简便,可在门诊进行,适用于较小的皮肤乳头状瘤。
建议发现皮肤出现乳头状瘤,不要自行处理,避免刺激瘤体导致恶变或感染,应及时就医,由医生根据瘤体大小、位置、性质及患者身体状况选择合适治疗方法。治疗后,严格遵循医生的护理指导,保持创面清洁干燥,避免沾水,防止感染。若创面出现红肿、渗液、疼痛加剧等异常情况,立即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