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得阴道炎的原因包括频繁使用阴道清洗剂,以及疾病因素如糖尿病、宫颈炎、盆腔炎等。阴道炎是阴道黏膜及黏膜下结缔组织的炎症,是妇科常见的疾病。若怀疑患有阴道炎,应及时就医,通过妇科检查、白带常规等明确诊断并治疗。
一、非疾病因素:
阴道本身存在着多种微生物,共同维持着阴道内正常的酸碱平衡和微生态环境,过度使用阴道清洗剂会打破这种稳定的平衡状态,导致有害菌大量繁殖,降低阴道的自净能力,极大地增加阴道炎的发病风险。日常清洁时用温水清洗外阴,避免使用各类阴道清洗剂。
二、疾病因素:
1、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长期处于较高状态。血液中的葡萄糖含量增多,会影响阴道内环境。阴道上皮细胞内的糖原含量会相应增加,而糖原经过阴道内微生物的分解,会使阴道局部的酸度升高,这种酸性环境非常适宜念珠菌生长。念珠菌大量繁殖,就容易引发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患者需要积极采取措施控制血糖,必要时遵医嘱使用二甲双胍、胰岛素等降糖药物。同时可遵医嘱外用克霉唑栓、制霉菌素栓等抗真菌药物抑制念珠菌的生长,缓解炎症。
2、宫颈炎:宫颈与阴道紧密相连,当宫颈发生炎症时,炎症部位会产生大量炎性渗出物。如果不能及时得到有效控制,就会顺着宫颈蔓延至阴道,对阴道内的正常环境造成破坏,进而导致阴道炎症。治疗宫颈炎可遵医嘱采用激光治疗,利用激光产生的高能量,精准地破坏宫颈病变组织,促进炎症吸收和组织修复。针对由宫颈炎引发的阴道炎,医生会根据具体类型选择相应药物治疗。比如滴虫性阴道炎,可使用甲硝唑等药物进行针对性治疗。
3、盆腔炎:盆腔炎是指女性生殖器官及其周围组织,如子宫、卵巢、输卵管等发生的炎症。当盆腔炎处于活动期时,盆腔内会有炎性渗出物。这些渗出物流入阴道后,会刺激阴道黏膜,引发阴道炎症。治疗盆腔炎通常可使用头孢曲松钠、甲硝唑等抗生素联合治疗,以杀灭引起炎症的病原体。
建议保持外阴清洁干燥,经期要勤换卫生巾,避免细菌滋生。尽量避免穿紧身化纤内裤,因为这类内裤透气性差,会使外阴局部温度和湿度升高,有利于细菌繁殖,应选择宽松、透气的棉质内裤。定期复查白带常规等项目,观察炎症恢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