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牙髓炎可通过药物辅助、开髓引流、根管治疗、拔牙等方法进行有效治疗。急性牙髓炎是牙髓组织的急性炎症,主要由细菌感染引起,常导致剧烈疼痛。如果怀疑患有该疾病,应及时就医进行口腔检查、牙髓活力测试、口腔X线检查等,以明确病情。
1、药物辅助:在治疗过程中可遵医嘱使用药物辅助。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头孢克肟等药物能抑制细菌生长,控制炎症扩散;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止痛药可缓解疼痛症状。但药物只能缓解症状,不能替代开髓引流和根管治疗等根本治疗方法。
2、开髓引流:急性牙髓炎患者会因髓腔内压力增高而感到疼痛剧烈。开髓引流能迅速缓解疼痛,医生会在局部麻醉下打开牙髓腔,使炎性渗出物引流出来,降低髓腔压力,有效减轻患者痛苦。
3、根管治疗:该治疗是缓解急性牙髓炎最常用且有效的方法。在炎症缓解后,医生会彻底清除根管内的感染牙髓和坏死物质,对根管进行清理、消毒,然后用牙胶尖等材料严密充填根管,防止再次感染,保留患牙。治疗一般需多次复诊,先进行牙髓失活,后续再进行根管预备、充填等步骤。
4、拔牙:若患牙严重龋坏,无法通过根管治疗保留,如牙齿大部分龋坏、牙根严重吸收等,医生通常会建议拔除患牙。拔牙后创口需注意护理,避免感染。待创口愈合后可根据情况选择镶牙或种植牙修复缺失牙。
日常应保持良好口腔卫生习惯,早晚正确刷牙,使用含氟牙膏,饭后漱口,及时清除口腔内食物残渣和细菌,减少细菌滋生引发牙髓炎的风险。避免进食过冷、过热、过硬食物,防止对牙齿造成刺激和损伤。每半年左右一次口腔检查,以便早期发现龋齿等口腔问题并及时处理,预防急性牙髓炎发生。若牙齿出现疼痛等异常症状,不要自行处理,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