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瘙痒可能由皮肤干燥引起,也可能由湿疹、荨麻疹、糖尿病等疾病因素引起。如果皮肤瘙痒持续不缓解或伴有其他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一般需进行体格检查、血常规、血糖检测、肝功能检查、过敏原检测等,以明确病因。
一、非疾病因素:
随着年龄增长,皮肤的皮脂腺和汗腺功能减退,分泌的油脂和汗液减少,皮肤保湿能力下降,变得干燥,容易引发瘙痒。特别是在秋冬季节,空气干燥,皮肤水分流失加快,瘙痒症状更为明显。日常应注意皮肤保湿,洗澡后及时涂抹润肤霜,如凡士林、尿素霜等,保持皮肤水分。
二、疾病因素:
1、湿疹:一种常见的皮肤炎症,可能与遗传、免疫、环境等因素有关。湿疹患者皮肤会出现红斑、丘疹、水疱等,伴有剧烈瘙痒。可遵医嘱外用糖皮质激素类药膏进行治疗,如复方醋酸地塞米松乳膏、糠酸莫米松乳膏等,减轻炎症和瘙痒。
2、荨麻疹:多由食物、药物、感染等因素诱发,皮肤出现大小不等的风团,伴有瘙痒。可遵医嘱使用抗组胺药物治疗,如依巴斯汀、盐酸奥洛他定等。
3、糖尿病:长期高血糖状态会损害神经和血管,引起皮肤神经末梢功能障碍,导致皮肤干燥、瘙痒。控制血糖是关键,可通过饮食控制、运动及遵医嘱使用降糖药物,如二甲双胍、格列美脲等,将血糖控制在合理范围,缓解皮肤瘙痒症状。
日常要注意保持皮肤清洁,但避免过度清洁,洗澡水温不宜过高,时间不宜过长。选择宽松、透气的棉质衣物,减少对皮肤的刺激。均衡饮食,多摄入富含维生素的食物。若皮肤瘙痒持续不缓解或伴有发热、黄疸、消瘦等症状,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并规范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