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哮喘住院治疗主要采取综合管理策略,通过环境干预、药物控制、免疫调节和功能锻炼等手段缓解症状并预防急性发作。住院期间医生会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制定个体化方案。

住院期间首要任务是控制急性症状。医护人员会通过雾化给药快速缓解气道痉挛,常用药物包括支气管扩张剂和抗炎制剂,这些药物能直接作用于呼吸道,起效较快。对于严重缺氧患者会给予氧疗,必要时进行血气分析监测。
环境管理是基础环节。病房会配备空气净化设备,定期进行床单位除螨消毒。护理人员会指导家属清除患者日常用品中的毛绒制品,住院期间禁止摆放鲜花或带绒毛的玩具。病室温度维持在20-24度,湿度控制在45%-55%范围。
药物治疗方案包含控制性和缓解性两类。控制性药物需要长期规律使用,主要通过抑制气道炎症来预防发作。缓解性药物用于突发症状时临时使用,能够快速舒张支气管。部分重症患者可能需要静脉给药,医生会根据肺功能检查结果调整用药。
对于特定过敏原阳性的患者,住院期间会进行免疫治疗评估。通过皮肤点刺试验或血清检测明确过敏原后,符合条件者可考虑脱敏治疗。这种治疗需要持续较长时间,初期需在医疗监护下进行。
呼吸康复训练是重要辅助手段。物理治疗师会教导腹式呼吸法和排痰技巧,病情稳定后逐步开展床边呼吸操训练。出院前会进行运动耐量测试,制定个性化的运动处方。
住院期间会建立完整的监测体系。每日记录症状变化和用药情况,定期复查肺功能指标。医护人员会详细讲解家用监测设备的使用方法,包括峰流速仪的读数判读和症状日记的填写要点。
营养科会提供膳食指导,建议增加富含抗氧化物质的食物摄入,避免可能诱发过敏的海鲜或坚果类食品。心理辅导同步开展,帮助患者建立疾病管理的信心。
出院前医疗团队会制定详细的随访计划,包括复诊时间、检查项目和药物调整原则。患者会获得书面版的应急处理方案,明确何种情况下需要及时返院就诊。通过系统的住院治疗和后续管理,大多数患者能达到良好的症状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