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破裂的危险症状主要有大出血、休克、感染、胎儿窘迫等。建议患者立即就医,进行超声检查、体格检查、血常规等,以明确诊断。
1、大出血:子宫破裂时,子宫壁上丰富的血管破裂,会导致短时间内大量出血。子宫动脉等主要血管受损后,出血难以自行止住,短时间内出血量可达到危及生命的程度。大量失血会使身体有效循环血量急剧减少,若不及时止血和补充血液,会严重影响心脏、肝脏、肾脏等重要脏器的血液灌注。
2、休克:持续的大出血极易引发休克。随着出血量增加,身体各器官得不到足够的血液供应,会出现头晕、乏力、心慌、面色苍白、血压下降等症状。休克若得不到及时纠正,会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进一步加重病情,死亡率极高。治疗时需紧急输入红细胞悬液、血浆等补充血液成分,同时尽快进行子宫修补术、子宫切除术等手术避免风险,具体处理方式需遵医嘱,根据子宫破裂的程度和患者情况决定。
3、感染:子宫破裂后,宫腔与外界相通,细菌等病原体容易进入腹腔引发感染。破裂处的组织坏死也为细菌滋生提供了良好环境,可导致盆腔炎、腹膜炎等严重感染性疾病。感染会引起高热、腹痛加剧、白细胞升高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恢复。治疗需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如头孢曲松联合甲硝唑,具体用药需医生根据感染的病原体及药敏结果选择。
4、胎儿窘迫:子宫破裂后,胎盘与子宫壁分离,胎儿的血液供应和氧气供应受阻,会出现胎动异常,如胎动频繁后减弱甚至消失。如果不及时娩出,胎儿会因严重缺氧导致窘迫,最终可能死亡。一旦发生子宫破裂,需尽快经医生操作通过剖宫术将胎儿取出,挽救胎儿生命。
孕妇应定期产检,积极治疗可能影响子宫肌层的疾病。孕期避免腹部受到撞击,注意活动安全。有剖宫产史或子宫手术史的孕妇再次妊娠时要密切关注子宫情况,遵循医生的指导,合理选择分娩方式。避免滥用宫缩剂等药物,防止因子宫强烈收缩引发子宫破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