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糖耐量受损可通过饮食调整、运动干预、血糖监测、药物治疗等方法改善。孕妇在妊娠期间,血糖水平高于正常范围但未达到妊娠期糖尿病诊断标准的情况下说明糖耐量受损,会增加孕妇及胎儿不良风险。建议患者及时就医,定期进行血糖监测,包括空腹血糖、餐后血糖,还可进行糖化血红蛋白等检查评估血糖控制情况。
1、饮食调整:控制碳水化合物摄入,减少白米饭、白面包等精制谷物摄取,适当增加燕麦、糙米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消化吸收相对缓慢,可避免血糖快速上升。增加蔬菜摄入,菠菜、西兰花等蔬菜富含膳食纤维且热量低,增加饱腹感的同时延缓碳水化合物吸收。严格控制糖分摄入,避免食用糖果、蛋糕等高糖食品。
2、运动干预:适量进行孕妇瑜伽、散步等有氧运动。孕妇瑜伽可在专业教练指导下进行,能帮助孕妇增强身体柔韧性,调节呼吸,改善身体代谢。散步则是简单易行的运动方式,饭后半小时进行,每次30分钟左右,可促进身体对血糖的利用,辅助调节血糖水平。运动应循序渐进,避免剧烈运动,运动过程中若出现不适,需立即停止并告知医生。
3、血糖监测:每天可监测空腹血糖及餐后1小时、2小时血糖,将监测结果记录下来,方便医生了解血糖控制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若发现血糖持续偏高或波动较大,应及时就医,采取进一步措施。
4、药物治疗:当饮食和运动控制效果不佳时,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治疗。胰岛素不通过胎盘,对胎儿无不良影响,医生会根据孕妇血糖情况选择合适剂型和注射方案。
孕妇要保持良好的作息规律,避免熬夜,充足的睡眠有助于维持身体内分泌稳定,利于血糖控制。定期产检,密切关注胎儿发育情况以及自身血糖、血压等指标。注意保持情绪稳定,避免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因为情绪波动可能影响血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