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上鸡眼主要是由长期不良用手习惯等非疾病因素,以及手部畸形、胼胝体等疾病因素引起的。一旦发现手上出现鸡眼,应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根据具体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一、非疾病因素:
手部长期从事重复性的劳作,如频繁使用工具、长时间握笔等,会使手部皮肤受到持续的摩擦,这种反复的机械性刺激会导致局部皮肤角质层增生,进而形成鸡眼。
二、疾病因素:
1、手部畸形:如手指先天性弯曲畸形、扳机指等手部畸形,会使手部在活动时局部受力不均,某些部位摩擦和压力增大,容易引发鸡眼。对于伴随的鸡眼,可根据具体情况采用冷冻治疗,利用液氮的低温使鸡眼组织坏死脱落,治疗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后要注意伤口护理,避免感染。
2、胼胝体:若手部已有胼胝体,其周围皮肤因受力改变,更容易出现鸡眼。胼胝体通常是由于压力导致的皮肤角质层增厚。可先用热水泡手,使角质层软化,然后用刀片小心削去增厚部分。对于已形成的鸡眼,可遵医嘱使用水杨酸软膏,促进角质层脱落。
为预防手上鸡眼的发生,应尽量减少手部皮肤的摩擦和受压,同时保持正确的手部姿势,选择合适的工具。如果因工作需要长时间使用手部,应适当休息,定期对手部进行护理。治疗过程中应遵循医生建议,避免自行使用药物,以免加重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