荨麻疹难以彻底根治,但通过规范药物治疗、远离诱因、辅助物理治疗等方式,有效控制症状,减轻或消除皮损。荨麻疹是因皮肤、黏膜小血管扩张及渗透性增加出现局限性水肿反应的常见皮肤病,临床表现为风团、瘙痒,病情易反复。
1、规范药物治疗:第二代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能有效阻断组胺与受体结合,缓解瘙痒、消退风团。对于病情严重或常规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需遵医嘱联合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如泼尼松、地塞米松,以调节免疫、减轻炎症。对于慢性难治性荨麻疹,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免疫抑制剂,如环孢素、甲氨蝶呤,或生物制剂进行治疗,控制病情发展。
2、远离诱因:明确并规避诱发因素对控制荨麻疹至关重要。常见诱因包括食物如鱼虾、蛋类、坚果;吸入物如花粉、尘螨、动物皮屑;接触物如化妆品、金属饰品以及物理因素如冷热刺激、摩擦等。通过详细记录饮食、生活接触物,结合过敏原检测,可精准确定致敏原。如对花粉过敏者,在花粉传播季节减少外出;对尘螨过敏者,定期清洗床上用品、使用除螨仪,从源头减少刺激。
3、物理治疗辅助:紫外线疗法通过特定波长的紫外线照射皮肤,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减轻炎症反应,对慢性荨麻疹有一定疗效。此外,冷敷也是常用的物理方法,使用冷毛巾或冰袋敷于患处,每次15-20分钟,可收缩血管,减轻水肿和瘙痒,缓解急性期症状。
日常需保持皮肤清洁,穿着宽松棉质衣物,减少皮肤摩擦刺激。注意观察病情变化,记录可能诱发因素,为后续治疗提供参考。严格遵循医嘱用药,不得自行停药或更改剂量。若症状加重或出现新症状,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以更好地控制病情、提升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