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功能检查中钠偏低通常指的是血钠水平低于正常范围,这种情况称为低钠血症。其原因复杂多样,可分为非疾病因素和疾病因素。非疾病因素包括摄入不足、大量出汗以及呕吐和腹泻等;疾病因素主要有内分泌疾病、肾脏疾病以及消耗性疾病等。
一、非疾病因素:
1、 摄入不足:长期低盐或无盐饮食,导致钠摄入不足,血钠浓度降低。例如,严格控制饮食的患者或长期素食者,可能因钠摄入不足而出现低钠血症。
2、大量出汗:在高温环境下或剧烈运动后,大量出汗会导致体内钠盐丢失,若未及时补充钠盐,可能引发低钠血症。
3、 呕吐和腹泻:这些情况会导致体内水分和电解质大量流失,包括钠离子,是钠偏低的常见原因。
二、疾病原因
1、内分泌疾病:如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导致机体代谢率降低,可能伴随低钠血症。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因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会导致醛固酮分泌不足,影响肾脏对钠的重吸收,导致钠丢失过多。
2、肾脏疾病:如肾小球肾炎由于肾小球滤过率降低,导致钠离子排出减少,血钠浓度降低。肾病综合征的患者肾小球基底膜通透性增高,血浆白蛋白从尿中丢失,造成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促使组织液回流入血液循环受阻,形成水肿,同时加重肾脏负担,导致钠离子丢失。
3、消耗性疾病:如肺结核、肾衰竭、肿瘤等消耗性疾病,会导致体内的钠被过度消耗,出现低钠症状。
肾功能检查钠偏低的情况,建议患者及时就医,进行详细的检查和诊断,以明确病因。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血常规、尿常规、肾功能检查、甲状腺功能检查等,以确定具体原因。根据病因,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