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细胞移植后,若排异反应发现及时,程度较轻,且患者对治疗方案反应良好,肺部排异喘通常能够得到有效控制,实现临床治愈;但要是排异反应发现过晚,已造成严重肺部组织损伤,或者患者存在多种基础疾病,对治疗耐受性差,那么彻底治好肺部排异喘可能较为困难。
- 当肺部排异喘处于早期阶段,症状相对较轻,仅表现为轻微咳嗽、气短、喘息。此时及时采取免疫抑制治疗,如使用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联合其他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能够有效抑制免疫系统对移植肺部组织的攻击。多数患者在规范治疗后,肺部炎症逐渐消退,气道痉挛缓解,喘息症状随之减轻。并且,年轻、身体素质好且无其他严重基础疾病的患者,身体恢复能力强,对治疗的耐受性和反应性更佳,更易通过治疗控制排异反应,实现肺部功能恢复,达到治好肺部排异喘的目的。
- 若肺部排异喘发现不及时,排异反应持续进展,会对肺部组织造成严重损害,如形成广泛肺纤维化、支气管扩张等不可逆病变。此时,即便加强免疫抑制治疗,受损肺部组织也难以恢复正常结构与功能,喘息症状会持续存在且逐渐加重。另外,若患者本身存在心肺功能不全、糖尿病等基础疾病,不仅会影响身体对排异治疗的耐受能力,还可能因基础疾病的干扰,导致治疗效果不佳。比如,合并糖尿病的患者,使用免疫抑制剂治疗肺部排异时,易发生感染,进一步加重肺部损伤,使得肺部排异喘的治疗难度大幅增加,难以彻底治愈。
干细胞移植后,患者需密切关注自身呼吸状况,一旦出现喘息、咳嗽等异常,立即就医,通过胸部CT、肺功能等检查评估排异情况。若确诊肺部排异,严格按医嘱使用免疫抑制剂,不可自行增减药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