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水栓塞的发生率较低,但一旦出现,发生在产时的比例较高,约为70%-80% 。这意味着大部分羊水栓塞事件都集中在产妇分娩过程中,此阶段产妇身体状况复杂,一旦发生羊水栓塞,病情往往进展迅速且严重,会对产妇及胎儿生命安全构成极大威胁。
- 在分娩过程中,产妇的身体会发生一系列复杂的生理变化。子宫强烈收缩,使得宫腔内压力急剧升高,这可能导致胎膜破裂,羊水顺着破裂的血管进入母体血液循环。同时,分娩时宫颈或子宫体损伤形成开放的血窦,可为羊水进入母体提供通道。例如,在经产妇多次分娩造成子宫肌层损伤,或剖宫产手术切口处,羊水更容易进入母体血管。而这些情况在产时出现的概率较大,因此产时成为羊水栓塞的高发时段,占据了羊水栓塞总病例的大部分比例。
- 羊水栓塞也可能发生在产后或剖宫产术中,但相比之下,比例明显低于产时。产后发生羊水栓塞,多在胎儿娩出后短时间内,约占羊水栓塞病例的10%-20%,此时多因子宫收缩乏力,宫腔内残留羊水逆流入开放血窦所致。剖宫产术中发生羊水栓塞,除了手术切口相关因素外,麻醉等因素也可能影响子宫血管状态,增加羊水进入母体风险,但总体而言,比例约为10%-20%,远低于产时发生的比例。
一旦高度怀疑羊水栓塞,立即启动抢救,进行抗过敏、纠正呼吸循环衰竭、抗休克、防治DIC等治疗。产妇及家属要积极配合医生,以便迅速开展抢救措施,最大程度保障产妇生命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