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腺肌症的发生主要由非疾病因素中的多次宫腔操作、激素水平变化,以及疾病因素中的子宫内膜炎、生殖道梗阻性疾病等引起。女性日常应重视生殖健康,定期进行妇科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子宫腺肌症。
一、非疾病因素:
1、多次宫腔操作:人工流产、剖宫产、诊断性刮宫等宫腔操作,会破坏子宫肌层与子宫内膜的屏障结构。在手术过程中,子宫内膜组织可能被直接植入子宫肌层,随着每次月经周期,这些异位的内膜组织也会发生周期性出血,进而导致子宫腺肌症。
2、激素水平变化:雌激素和孕激素是调节女性生殖系统的重要激素。长期高水平的雌激素刺激,如长期使用含雌激素的保健品、肥胖等,会使子宫内膜过度生长,增加其向肌层侵入的风险。围绝经期女性体内激素水平波动大,也容易诱发子宫腺肌症。
二、疾病因素:
1、子宫内膜炎:细菌、衣原体等病原体感染引发子宫内膜炎,炎症会导致内膜基底层损伤,使子宫内膜更容易侵入子宫肌层。同时,炎症刺激还会引起子宫肌层的免疫反应,促进异位内膜细胞在肌层内生长。
2、生殖道梗阻性疾病:如先天性阴道闭锁、残角子宫等生殖道梗阻性疾病,会导致经血流出不畅,子宫内压力升高。在月经期间,子宫收缩时,子宫内膜组织可能会因压力差被挤压到子宫肌层内,随着时间推移逐渐发展为子宫腺肌症。
若出现进行性加重的痛经、月经过多、不孕等症状,需及时就医,根据年龄、生育需求及病情严重程度,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个体化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