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如何判断有没有精神障碍

刘赟 精神医学科 副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咨询

想要判断是否有精神障碍,可从情绪表现、思维状态、行为举止等方面综合考量。精神障碍涵盖多种类型,其判断涉及大脑神经功能、心理活动及社会适应等多层面的异常表现。

1、情绪表现:情绪的异常波动是重要判断依据。若长时间处于持续低落状态,对日常感兴趣的事物丧失兴趣,提不起精神,可能是抑郁相关精神障碍的表现。这是由于大脑神经递质失衡,如血清素等调节情绪的物质分泌减少,影响了情绪调控。相反,过度兴奋、情绪高涨且不稳定,易激惹,可能与躁狂等精神障碍有关,此时大脑某些区域的神经活动过度活跃,导致情绪失控。

2、思维状态:思维方式和内容的改变也能反映精神状况。思维迟缓,思考问题变得困难,反应迟钝,话语减少,多见于抑郁状态。而思维奔逸,想法一个接一个,言语急促,常出现在躁狂发作时。此外,若出现妄想,如毫无根据坚信有人要害自己,则可能存在精神分裂症等严重精神障碍,这是大脑认知加工过程出现严重偏差所致。

3、行为举止:行为的异常同样不容忽视。行为变得孤僻,不愿与人交往,整日闭门不出,或是出现重复、刻板行为,如反复洗手、检查门窗等,可能提示有精神障碍。从神经学角度,这可能是大脑某些调节行为的神经环路出现故障,导致行为模式紊乱,影响了正常生活中的行为表现。

若察觉自身存在上述多种异常表现,应及时采取科学应对措施。首先,可尝试进行认知行为自我调节,通过记录想法与情绪,识别并纠正负面思维模式。同时,利用冥想、渐进性肌肉松弛等放松训练,每日定时练习,以缓解身心紧张。鉴于精神障碍的复杂性,患者还需尽快寻求专业精神科医生或心理咨询师的帮助。

2025-04-07浏览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