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粪吸入综合征可能由先天性气道畸形等非疾病因素所致,也可能因母体妊娠期糖尿病、胎儿窘迫等疾病因素引发,建议孕妇定期产检,并积极干预高危因素。
一、非疾病因素:
若胎儿存在先天性气道畸形,如气管狭窄、支气管囊肿等,可能阻碍呼吸道分泌物及胎粪的正常排出,使得胎粪积聚在气道内。出生后,随着呼吸建立,胎粪可能被吸入更深的气道。患儿除呼吸困难外,容易反复发生肺部感染,还可能伴有喂养困难。
二、疾病因素:
1、母亲妊娠期糖尿病:孕期母体血糖控制不佳,胎儿长期处于高血糖环境,可能刺激胎儿胰岛细胞增生,胰岛素分泌增加,引发胎儿过度生长。同时,高血糖可能导致胎儿肺表面活性物质生成和释放减少,肺成熟延迟,并且胎盘血管发生病变,造成胎儿慢性缺氧,促使胎粪排出并吸入。患儿出生后,除表现为呼吸窘迫外,还可能出现低血糖,表现为多汗、震颤、反应低下等。
2、胎儿窘迫:胎儿在子宫内由于各种原因发生缺氧,导致胎儿窘迫。此时,机体为保证重要脏器的氧供,血液重新分配,胃肠道血流减少,刺激迷走神经兴奋,可能引起肛门括约肌松弛,致使胎粪排入羊水。胎儿因缺氧而产生喘息样呼吸,将混有胎粪的羊水吸入呼吸道。患儿出生后,会出现呼吸急促,频率可达每分钟60次以上,伴有鼻翼扇动、三凹征,皮肤黏膜发绀。
在日常生活中,建议家属营造良好的康复环境,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温度、湿度适宜,以促进患儿康复。在患儿病情稳定后,按照医生指导,合理安排喂养,定期带患儿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