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热病主要由病原体传播、自身免疫力低下以及流行地区环境因素等引发。
1、病原体传播:杜氏利什曼原虫是黑热病的病原体,其主要传播媒介为白蛉。当白蛉叮咬感染了杜氏利什曼原虫的患者或病犬等动物后,原虫在白蛉体内发育为感染性前鞭毛体。感染的白蛉再次叮咬健康人时,前鞭毛体进入人体,被巨噬细胞吞噬后转变为无鞭毛体,在巨噬细胞内不断繁殖,致使巨噬细胞破裂,释放出的无鞭毛体又会被新的巨噬细胞吞噬,如此循环,最终引发黑热病。
2、自身免疫力低下:一些基础疾病会导致人体免疫力降低,使机体对病原体的抵御能力减弱。例如艾滋病患者,其免疫系统遭受严重破坏,CD4+T淋巴细胞数量大幅减少,免疫功能严重缺陷。在这种情况下,原本在正常免疫状态下能够被有效控制的杜氏利什曼原虫,便容易在体内大量繁殖,从而增加感染黑热病的风险。
3、流行地区环境因素:在黑热病流行地区,白蛉大量滋生繁衍,且当地人群普遍对杜氏利什曼原虫缺乏特异性免疫力。同时,流行地区可能存在卫生条件差、居住环境拥挤等问题,这些因素都为白蛉传播病原体提供了便利条件,使得黑热病更容易在人群中传播和扩散。
针对黑热病的预防,建议流行地区居民做好防蚊灭蚊措施,使用纱窗、蚊帐等物理屏障,定期对居住环境喷洒杀虫剂,减少白蛉滋生。此外,前往流行地区的人员,要提前了解当地疫情,做好个人防护,避免被白蛉叮咬。若出现长期发热、贫血、肝脾肿大等疑似黑热病症状,务必及时就医诊断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