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晕目眩可由贫血、高血压、颈椎病等原因导致,中医可通过中药调理、针灸治疗、推拿按摩等方法进行干预。若频繁出现头晕目眩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血常规、血压测量、颈椎X线或CT检查等,以明确病因。
一、成因:
1、贫血:血液中红细胞数量减少或血红蛋白含量降低,导致氧气输送不足,大脑缺氧,从而引发头晕目眩。长期营养不良、失血过多等都可能导致贫血,身体缺乏制造血红蛋白的铁元素,影响氧气运输,使患者常感到头晕、乏力、面色苍白。
2、高血压:血压长期处于较高水平,心脏需要更大的力量将血液泵出,导致心脏负担加重,同时过高的血压冲击脑血管,影响脑部血液循环,引起头晕目眩。患者通常还伴有头痛、心悸等症状。
3、颈椎病:颈椎骨质增生、颈椎间盘突出症等颈椎病变可能压迫颈部血管和神经。椎动脉受压会影响脑部血液供应,交感神经受刺激可引起头晕、眼花等症状。长期低头工作、不良的睡眠姿势等是常见诱因。
二、中医治疗:
1、中药调理:需要遵医嘱使用。天麻能平肝熄风止痉,常用于治疗因肝阳上亢引起的头晕目眩,通过调节肝脏,使上亢的阳气平复,改善头晕症状。白术可健脾益气,燥湿利水,对于因脾虚导致的气血生化不足,进而引起的头晕,能通过增强脾胃功能,促进气血生成,缓解头晕。
2、针灸治疗:针刺位于头顶正中的百会穴,具有升阳举陷、醒脑开窍的作用,刺激此穴位可调节头部气血运行,改善头晕目眩症状。针刺风池穴可疏散风邪、清利头目,对多种原因引起的头晕都有一定疗效。
3、推拿按摩:按摩颈部肌肉,可缓解因颈椎病导致的肌肉紧张,减轻对血管和神经的压迫。通过专业手法按摩,促进颈部血液循环,改善脑部供血,缓解头晕。按摩太阳穴也能起到一定的舒缓作用,按摩此处可促进头部气血流通,减轻头晕带来的不适。
日常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规律作息,避免熬夜,保证充足睡眠。对于长期伏案工作者,定时活动颈部,保持正确的坐姿和站姿,预防颈椎病。定期测量血压,若患有高血压,积极配合治疗,控制血压稳定。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剧烈波动,减少因情绪因素引发头晕的可能。